在人民币收藏市场中,“小面额、大价值”的现象屡见不鲜。而其中,第三版人民币中的1角纸币,更是一匹不折不扣的“黑马”。不要看它只有一角钱的面值,在今天的收藏市场里,一张“枣红1角”或者“背绿1角”,其价格可能已经涨到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地步。它们不仅代表了人民币发展早期的艺术和印刷技艺,更因为存世稀少与品相珍罕,成为收藏圈内追捧的硬通货。
第三版人民币的1角纸币,主要有三种版本:1960年的“枣红1角”、1962年的“背绿1角”和“背褐一角1角”。其中尤以“枣红1角”与“背绿水印1角”最为稀缺,升值空间最大,且拍卖市场中的成交纪录也最为惊人。
我们先来看“枣红1角”。这是一张发行于1960年的1角纸币,其最大特点就是票面左侧人物身后的背景采用枣红色印刷,因而得名。这张纸币刚一发行就因为某些原因迅速停发,被替换为背绿壹角,导致“枣红1角”的实际流通时间极短,发行量也极少。
正因为“枣红1角”如此短命,加之当时人们普遍意识不到其收藏价值,大多数纸币都在流通中消耗殆尽,能够流传至今、且保存完好的版本可谓凤毛麟角。据拍卖数据显示,一张PMG评级达到70分的枣红1角,曾以55.8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售卖,引发藏界震动。即使是评级稍低、品相略差的版本,其成交价也能达到数万元之高。若是普通未评级纸币,行情也基本在5000元到1万元之间,涨幅可达数万倍。
再来看另一颗“明星”——1962年版的“背绿1角”。这张纸币的正面与其他版本类似,但其背面采用绿色印刷,并且多数版本带有水印,这种配色在当时也因为易与其他币种混淆而遭遇淘汰。正因如此,“背绿1角”的市场存量极低,尤其是“背绿水印”版,更是藏友眼中的“稀世珍品”。
“背绿1角”在收藏界有句行话——“有水印,天上飞;无水印,地上跑。”这是对其稀缺等级最形象的描述。在2021年的一次高端钱币拍卖中,一张PMG评级为67EPQ的“背绿水印1角”,以17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,创下该系列纸币的最高成交纪录。即便是评级为60分左右的背绿水印,拍卖价也轻松过10万元,普通品相也能卖出上万元的好价钱。
为何这些纸币会有如此惊人的升值?一方面,正是因为它们的“断档式存世”。由于当年政策快速调整、印刷周期短暂,许多版本实际发行量并不大,且大多数已在几十年的流通过程中损毁殆尽。另一方面,当前市场对“老三版”纸币的关注持续升温,这种带有强烈时代印记和历史价值的纸币,越来越受到资深收藏者和机构投资者的青睐,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。
需要强调的是,纸币的收藏价值不仅取决于年份与版本,更受“品相”与“评级”影响极大。一张残缺、脏污、有折痕的纸币,即便是“枣红”或“背绿”,也难以达到高价。而一张品相完美、通过权威机构如PMG、PCGS认证评级的纸币,哪怕只是多出1分,价格都可能翻倍。评级分数从55分到68分,背后是几千元到数十万元的巨大差距。许多资深藏友在购入后会第一时间送评,以确保其流通性与市场溢价。
总的来说,第三版人民币中的“枣红1角”与“背绿1角”是目前收藏市场中最具升值潜力的两个明星币种。它们的价值不在面值,而在历史、稀缺、文化与投资潜力的多重叠加下爆发出巨大能量。对于普通藏友而言,若能低价入手完整品相的这两款纸币,无疑是一次令人艳羡的收藏机会。